“不知。”青玉转过身,没继续带她进到域阁里去,“术法为其次,天意才是大势,修术之士的大势已去矣!”
看爻儿不解这番话,青玉也不勉强,转了话语说道:
“等你做了宗主,可得看好这儿,绝不能让派里弟子擅入。”
“知道了。”爻儿赶紧应着,“山规上说‘私入域阁者杀’,徒儿记着呢。”
青玉听了,点了点头,看着还算满意:“走吧。”
爻儿跟在他后头往回走,脚下的石子被踩出咯吱声响。
走了没几步,她脚步慢了下来。
她偷偷回头瞅了瞅那域阁,刚瞥了一眼就对上鸾鸟瞪过来的眼睛,亮得跟刀子似的,吓得她赶紧转回头,小跑着跟上了青玉。
待回了寝时,日头已然落下。长生在院中练着双剑。剑锋清冷的白光为日暮时分的孤烟直增加了一些灵动。
“师弟你还未用晚膳吗,又在等我呀?”爻儿问道,声音里是说不出的疲惫感。
“今日见你比昨日回来的更迟些,我便拜托大师兄帮我们留了两份膳点,已经在他房中了,大师兄还给你备了'好东西'”长生收了剑,用衣角擦了擦手上的汗,靠近爻儿,搀扶着她的手臂,“胳膊可好些了?”
“你我的练气已经成熟,这区区麻毒今早醒来便消退了”,爻儿叹了长长的一口气:“唉——可是我真的好累啊——这才第四日,就已经乏了。”
“再忍两日吧,我的少宗主。师父即将闭关,所以这几日没让你歇息,好在你冰雪聪明,师父所言事事明白。只是我可怜的少宗主每日三餐赶不上,怕是要瘦了。”
“啊呸,一口一个少宗主,你也跟着大师兄一起打趣我。”
长生扶着爻儿往院外走。
“呜呜,好累啊,一步都不想动。若是大师兄也住在内院多好,以后找他跃几步就能到了。”
长生松开手,迈了个步子到她面前,深深屈着膝,对她温柔的说:“上肩。”
他的声音真好听啊,像泉一般,那般清澈。寰姬看着这已经宽硕的背,感受着爻儿与他贴身的温度。
“大师兄也想进内院,只是山规不允。他说,最羡慕你我的,便是咱们做了宗主的弟子,像师父的孩子一般,身旁长大,随伴左右。”
寰姬只觉得他们的大师兄和泽煜的处境有些相似。能力超群,却始终无法与师与父突破那层亲近关系,而二公子泽昇,以及长生爻儿二人,却自一开始就得到了特别的照顾。
正如老人们言:人啊,一命二运。这师姐弟是如此,泽昇是如此,这个大师兄和二公子是如此,她寰姬也是如此。
“大师兄”,叩响了房门,没等二人话音落地,大师兄便笑着给他们开了门,“快进来,我的少宗主。”
“大师兄不要逗我了,还是叫我爻儿师妹吧!”长生背着爻儿进了房中,将她放在了桌前的榴木凳子上。
“遵命,少宗主!哈哈哈哈,快吃吧!”
二人饿狼扑食般扫荡完了桌上的餐食。爻儿又眨着眼睛卖乖,示意大师兄将“人间佳肴”拿出。
“这可是最后一瓶茶花酒了,接下来师父要闭关,拒掉了很多宴请。很长一段日子我没机会出山去了,且饮用且珍惜。”
继而,三人将近日的事情聊了一番,大师兄听到域阁之事,来了兴趣。
“里面一定藏书无数吧!若有缘去看上一看,这辈子都无憾了!”,说着,看着爻儿,“师妹以后做了宗主,可愿让我进去大饱眼福啊?”
爻儿忙摇头,“师父说,宗主外其他人不能进,我现在也不能进。”
“哦?~”大师兄这微弱的一声,寰姬都以为是自己误听了。
酒上了头,寰姬看到窗棂之外月升日落,又如闪电般飞闪过秋冬的光景,再回来看着酒杯时,发现三人已经换上了冬装。
想必是又过了半年多。
“师妹,师妹?”大师兄在发愣的寰姬跟前打了个响指,
“我刚跟你说的,听见没?师父从山外带回来两个孩子,高兴得跟当年把你们领回来时一个样。”
爻儿手里攥着大师兄带回来的茶花酒,今日这酒装在山外时兴的石雕壶里,刚品着比往日的还要清甜,此刻却了无味道。
她愣了好一会儿,没出声。
大师兄看了看她俩,像是随口感慨:“原以为长生该是师父最后一个弟子了,没想到师父这趟出去,又遇上两个合心意的好苗子。看这样子,天赋肯定不差,将来定能给咱们魍山添光啊,哈哈哈,幸事幸事!”
“师父收新弟子了?”爻儿喃喃着,低头猛喝了一口酒,又重复了一遍,“师父收新弟子了。”
“是啊,也不知这俩孩子跟你俩比起来,谁的天分更高些。嗯...再过几年就知道了。”
离开大师兄的屋子,爻儿和长生往山顶内院走。一步步踩在石阶上,爻儿没像往常那样跟长生闲聊,一路上闷着,像是有什么心事。
“你别去琢磨,收收心。”长生先开了口。
“我、我琢磨什么了!”被说中心事,爻儿嘴硬不肯认。
“我今日去给师父整理文卷,见着那两个孩子了。瞧着比咱们当初进山时还小些。就算真是天赋过人,也不可能几年就超过你去。你这少宗主的位置,稳着呢。”
“谁跟你说我想这个了!”爻儿有些恼羞成怒,否认着,快步往前走去。
长生在后面不紧不慢地跟着,劝着她:
“何必为以后的事烦心?咱们魍山派的心学,本就讲究顺承天意。真要是将来有哪个师弟师妹比你强,当了宗主,你倒也落得个清闲不是?”
爻儿走得更快了,他的声音渐渐远弱:“到那时候,咱们也像你爹娘那样,做俗世间的野鹤,不也是一番可追逐的光景?”
“那有什么好!”爻儿猛地停下脚步,默不作言。
等长生走到跟前,她凑到他耳边低声说,“我觉得,咱们得趁早做些准备…”